今天小点依然在看《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》第三部分 引导而非控制里的儿童成长指导。
今天看了很多很有触动的句子,跟作者之前说的几个观点一脉相承。
中心主旨还是需要我们运用同理心对待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,同时给予积极的倾听和镇定平和的回应,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有效面对自己的情绪,学习如何管理自己情绪,从而慢慢的从自己内心的接受限制,变得更好。
今天还有一点,作者提出:“任何学龄前儿童都不会拒绝好玩的游戏,甚至包括他最不想去的浴缸或其他地方。”
这个套用在我家孩子身上,真是太正确了。
我个人并不喜欢天天洗澡,所以对洗澡这个并不热衷,但是孩子奶奶比较在意这一块。
每次奶奶给我家俩宝洗澡,都要喊好多遍,“洗澡吧,洗澡啦!”
结果没人搭理她。
我知道洗澡对孩子挺好的,而且奶奶给洗,作为懒妈妈,也就只能想办法帮忙吆喝了。
当然,我也尝试过直接说:“奶奶喊你们洗澡了。”
一般情况下,我的待遇会好一点,他们会回答我,“不洗”或者“正在玩,过一会吧。”
但是如果我说:“小恐龙想要玩水啦,石头陪着他一起去吧”或者“小恐龙脏脏啦,石头给他洗澡吧”,石头很大几率就会去。
雪儿姐姐呢,我一般会说:“美人鱼公主需要去水里啦,扑腾扑腾她的小尾巴。”她就会很快脱掉自己的衣服,变身美人鱼公主去玩水。
还有小石头出门玩的太开心了,不想回家,我一般会说:恐龙想你了,或者车车要回家睡觉了,这个他反而容易接受的多。
许多时候,换一种游戏的方式跟孩子说,他们就容易理解,而且还很乐意配合。
当然啦,前提还是需要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细心的留意到孩子喜欢什么,比如我家石头的恐龙和车,我家雪儿的公主情节之类的。
所以说,不是孩子不配合你,只是你没有找到跟他们交流的语言密码,等你掌握了密码,就很容易收获一个积极配合的小宝贝。
投其所好,用游戏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,让他们无法拒绝~~
哈哈,我想到下一本读什么了,就读《游戏力》吧。
通过阅读《游戏力》,希望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下用游戏陪伴孩子成长。
育儿育己,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。
END
我是田点,育儿育己修炼中~
❤️感恩孩子,接纳自己,觉察反思,相伴成长❤️
扫描下方二维码,加个好友,围观朋友圈,每天分享育儿干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