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点笔记:不要再说“小心点”了,你还有更好的选择!

图片

正如所有的父母一样。

我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,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小心点。”

“那个楼梯太高了,小心点。”

“别跑那么快,小心点!”

“地面太滑了,小心点!”

“你手上的棍子太长了,别伤到了人,小心点!”

······

这些话在日常陪娃生活中,几乎比比皆是。

那么,这个有什么问题呢?

《父母平和 孩子快乐》的作者劳拉·马卡姆博士指出:“当我们说’小心’时,我们并不是在传递关爱信息,尽管我们是这样想的。

我们在向他们暗示:这个世界并不安全,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。

刚开始,看到这句话,我是拒绝的,明明是关心的话,为什么会是错误的暗示呢?

后来,当我将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,我才慢慢感悟到,这种说话方式确实存在问题。

比如说,如果被叮嘱的对象换成了我,而说话的人是我妈。

听到她总是叮嘱我小心点,我就会在心里想:我都这么大了,有什么好担心的?

之后大概会不耐烦的反驳:“知道啦,放心吧!”

还会觉得父母唠叨的太多。

那,为什么,我们这样对孩子说,反而觉得自己是在关爱他们呢?

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焦虑太多了。

这些焦虑思想会刺激恐惧和压力情绪,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开始潜意识认为孩子身边有很多危险,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醒。

而这些过多的提醒,只会给孩子增添压力。

当孩子接收到我们的焦虑信息,他们也会慢慢认为,当前面对的情况很危险,不适合继续探索,进而阻碍了孩子发展自主性。

因此,想要让孩子积极探索世界,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其实是自我调整,就是先解开自己焦虑的心结,不给孩子增添压力。

我们可以如何做呢?

劳拉·马卡姆博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,步骤是:

1、当你的思想进入焦虑状态时,都要予以关注。暂停下来,深呼吸,甩走恐惧感。

2、为自己打气。告诉自己么有什么大不了的,孩子很好,不会有事。

3、重新组织你的潜意识。向潜意识描绘你向往的情景,包括孩子的笑脸,安稳玩耍的样子。

4、采取行动。积极执行一些你认为可以改变焦虑的事情,立刻行动。

通过重复上面的步骤,你就能慢慢的了解自己焦虑的来源,并很好的掌控他们,让自己更多的用新的积极的思维方式,看待孩子,从而发现孩子正在快乐的前行。

那么不说“小心点”,还可以如何回应孩子呢?

当然是积极的鼓励和肯定。

“哇,你爬的真高啊!”

“我看到你跑的很快,像风一样。”

“地面这么滑,你走的却很稳。”

“你手上的棍子很长,掌控他需要更多的力气和技巧。”

······

相信,只要你不再焦虑,自然就会找到更好的语言,也能够给孩子更合适的帮助。

拒绝焦虑,从我做起,一起加油吧!

END

我是田点,育儿育己修炼中~

❤️感恩孩子,接纳自己,觉察反思,相伴成长❤️
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田点笔记】公众号,每天分享育儿干货!

图片[2]-田点笔记:不要再说“小心点”了,你还有更好的选择!-田点笔记

 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
分享
评论 抢沙发
tiandian01的头像-田点笔记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