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点笔记:听到孩子的抱怨时,你会怎么做?这样做比说服好一百倍!

图片

01

相信许多父母都会或多或少听到孩子许多抱怨的话。

比如:

“奶奶太讨厌了。”

“我们老师就是呆瓜。”

“我最不喜欢弟弟了,我恨他!”

“你是坏妈妈!”

听到类似上面的话,许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反驳,试图说服孩子,事实并不是他说的这样。

想让他们明白,这样抱怨很不公平,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。

然而,父母很快就会发现:摆事实讲道理,或者说是说服并没有用。

甚至会导致更加激烈的争吵或者相互之间的气愤。

02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因为,孩子说出的所有的抱怨或者伤人的话,都是从他自身的感受出发,他确实有亟待解决的情绪,或者是受伤的情感。

如果我们只是针对他的抱怨进行说服或者教育,对孩子来说就是在否定他的情绪,继而否定他的人。

这种不被接受的感觉会让孩子更加恐慌,害怕失去你的爱,从而更加激烈的想要表达自己感受,想要获得你的肯定。

结果,当然是不尽如人意。

因此,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抱怨时,第一时间不是纠正他的行为,而是要先处理他的情绪问题,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包容,理解和尊重。

当我们给予孩子同情和理解时,我们就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,那就是”你对我很重要,我希望能够明白你的感受。”

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后,他才能慢慢平静,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,或者认真听从你的建议。

就像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的作者海姆·G·吉诺特博士所说的:

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,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。

当我们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,说出他们的失望时,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。

03

事实上,不管是我们,还是孩子,都没有养成向对方敞开心扉的习惯,甚至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去感受。

因此,面对孩子的任何问题,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说服、纠正、控制、改变,而是接纳、尊重、同情和理解。

尝试着去说些理解孩子的话,仅仅是用你的同理心去包容孩子的情绪,孩子自己就会变得更好。

面对孩子的抱怨,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是: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,理解同情孩子的感受,并传递给他无条件的爱。

针对上面的例子,我们可以这样回复:

“奶奶没有按照你的想法给你准备晚餐,让你失望了。”

“老师的做法让你很受伤。”

“弟弟又把你的玩具弄坏了,这确实令人难过。”

“好吧,我明白,你现在很生气!”

这样的回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跟他之间的亲密感。

能够找到理解自己人,得到他的同情,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。

我看见了真实的你,

我理解真实的你,

就能给予孩子无穷尽的力量。

看见和陪伴,理解和尊重,永远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石!

愿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这样无条件爱自己的人!

END

我是田点,育儿育己修炼中~

❤️感恩孩子,接纳自己,觉察反思,相伴成长❤️

扫描下方二维码,加个好友,围观朋友圈,每天分享育儿干货!

图片[2]-田点笔记:听到孩子的抱怨时,你会怎么做?这样做比说服好一百倍!-田点笔记

 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
分享
评论 抢沙发
tiandian01的头像-田点笔记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